找到相关内容250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》法义之体会

    以作本题之结束。上面第一中吾人提出过:禅并非  思想性的理论,因之不能以概念去把握其内容,故自来只有  谈禅的公案,而没有谈禅的系统理论之著作;问题即在于实  相般若之第一义谛,是言语断道,心行处灭...尚祈大德宿慧,有所开示。  坛经的内容,一共分为:自叙、般若、决疑、定慧、妙  行、忏悔、机缘、顿渐、护法、付嘱等十。上来提到过:  禅宗的传承,只有密授心印,专靠契悟本心,直了成佛,原  不须...

    萧春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1863976.html
  • 任继愈:汉唐佛教思想论集(5)

    般守意”者,乃禅法的十念之一’并不是指守护心意。言其守护心意,不使放逸,是中国道家的修养方法,如“损之又损”,“忘之又忘”,都与佛教原意不合。例如吴支谦译的《大明度经》中的第一,就是从中国玄学唯心主义...与般若波罗蜜多相比附。魏晋玄学以无为本,译经时,则云“道亦虚空”。汉代支娄迦谶、吴支谦、秦竺佛念所译不同的《般若经》,都把经中的“真如”(tatha^ta^parivarta)译为“本无”。到了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964794.html
  • 中国艺术精神的演进(1)

    象征。    南齐画家谢赫看到了这点,他在《古画品录》中,将顾恺之列人第三,评语是: “格体精微,笔无妄下,但迹不逮意,声过其实。”这品评曾引起后人的非议。唐人张怀瓘《画断》不以谢赫为然。认为,被谢推为第一首位的陆探微,不过只得人物画之“骨”。张墨也只“得其肉”,只有顾恺之“得其神”。并谓: “岂可以品第拘?谢氏黜顾,未为定鉴。”(《历代名画记》)稍后于张怀罐的张彦远,也给予顾恺之极高评价,认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5065242.html
  • 天台宗教典

    十七年(597)之间。通行本有《大正藏》(第三十九册)本等。   本书是对北凉昙无谶译的《金光明经》四卷的结构和字句的详细解说。书中将《金光明经》大别为三分:第一《序品》至第二《寿量》中“天龙集信...,总释五重玄义:后为别释,对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各各进行解释。其中,在第一重玄义“释名”中,对《法华经》全称中的“法”、“妙”、“莲华”、“经”等字的意义分别予以诠释。在对“妙”字的解释中,提出了“迹门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165538.html
  • 龙树《中论·观因缘》疏义(一)

    理,名为《中论>,或名《中观论》。  《观因缘》是《中论》的第一,总观一切法的真实状态是“缘生无自性”的,无“自性的生”,无“自性的灭”,非常、非断……,“缘生”是“依条件而假名有;我。作为诸法生...龙树《中论·观因缘》疏义(一)  李润生  【题要】《中论》的旨趣,在观一切法实相之中道义,即正观一切法的真实状态(“简言为诸法实相”)是“缘生无自性”的。以“无自性”故,名之为“空”.,此“空”...

    李润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2565646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时间观

    第一中说他主张:“过未法一分是有”。这是说:过去法未来法,不同有部那样的全是有,也不同经部师的全无,其中都有一分是有”。但这说法,究是何所据而云,在北傅的学派论部中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665950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(白 话 解 释)

    心,“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这两个问题的回答,其回答大体可以简要地概括为:“超离诸相、破除执著”。   第一  法会因由分  如是我闻。 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...起来。   第二  善现启请分  时长老须菩提,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,而白佛言:“希有世尊,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。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...

    刘永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1366297.html
  • 魏晋玄学与魏晋时期的佛教

    老庄思想为核心的玄学思潮。把“般若”解为“大明”,当是取自《老子》的“知常曰明”;把“波罗密”解为“度无极”(达到无极),也是取自“老子”的“复归于无极”,所以支谦(大明度无极经)第一原注中有这样的...或“方广”,大乘经之总称),般若学属于方等,可见般若学得以盛行于两晋,当与玄学有关。但《般若经》之大(指(放光般若波罗密经)和《光赞般若波罗密经》》真正盛行则在东晋初年,所以道安《渐备经叙》说:  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3968396.html
  • 试论吉藏的净土观

    辈往生时就现因为论,不约得果。“第一,修大乘善,不作恶,第二品修小乘善,亦不作恶,第三,不修善而作恶。以大乘善为上品,小乘善为中,作恶无善众生为下品,约此以判三也。”[...试论吉藏的净土观   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华方田   内容提要:   随着净土经典被大量译介到中土,净土思想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,并形成了不同的净土信仰和净土观念。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868914.html
  • 如何信佛、学佛才能富贵吉祥

    善说海》 第一:索达吉堪布译讲  庚二、成办利乐:  佛于多劫深思维,见此觉心最饶益,无量众生依于此,顺利能获最胜乐。  大慈大悲的佛陀在多生累劫中深深的思维、观察,发现唯有菩提心对众生最有利益,...有了因就一定有果,这就是佛教的见解。   三、广行六度但求做佛,人天福报也不会少?   以下是《大藏经》之《杂譬喻经》第二十七的一段经文的现代文翻译,仅供参考,请以研读佛经原文为根本!  世尊说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1770280.html